多介质过滤器的主要特点与工作原理

多介质过滤器的主要特点与工作原理

1.多介质过滤器的分层设计:上层:放置粒径最大、密度最小的介质(如无烟煤),作用是粗过滤,截留较大的悬浮物,并让杂质能渗透到下层,避免表面很快被堵塞。中层:放置中等粒径、中等密度的介质(如石英砂),承
联系我们 →


多介质过滤器的分层设计

    • 上层:放置粒径最大、密度最小的介质(如无烟煤),作用是粗过滤,截留较大的悬浮物,并让杂质能渗透到下层,避免表面很快被堵塞。

    • 中层:放置中等粒径、中等密度的介质(如石英砂),承上启下,进行中级过滤。

    • 下层:放置粒径最小、密度最大的介质(如石榴石、磁铁矿),进行精过滤,确保最小的颗粒物也被截留。

    • 最底层:是承托层(通常由粗大的鹅卵石或石英砂组成),作用是支撑上方的过滤介质,并防止它们从底部的出水装置中流失。

  1. 工作过程(过滤)

    • 待处理的原水从过滤器上部进入。

    • 在水压作用下,水流自上而下地穿过不同介质的滤层。

    • 水中的悬浮颗粒由于吸附和机械阻留作用,被逐层截留在滤料的空隙中。

    • 过滤后的清水从过滤器底部的集水系统流出。

  2. 反冲洗过程(再生)

    • 随着过滤的进行,滤层中截留的杂质越来越多,水流的通过阻力(压差)会增大。

    • 当压差或运行时间达到设定值时,就必须进行反冲洗来清洗滤料,恢复其过滤能力。

    • 反冲洗时,水流方向与过滤相反,自下而上地高速冲洗滤层。

    • 在水流的冲刷和滤料颗粒间的摩擦作用下,被截留的杂质被洗脱,随反洗排水一起排走。

    • 反洗结束后,设备即可进入下一个过滤周期。


常用的过滤介质

  • 无烟煤:密度小,表面粗糙,吸附能力强,常用于最上层。

  • 石英砂:硬度高,化学性质稳定,是最常用、最经济的过滤介质,常用于中层。

  • 磁铁矿/石榴石:密度大,粒径小,用于最下层做精密过滤。

  • 活性炭:有时也会加入,主要用于吸附去除有机物、余氯、异味等,兼具物理和化学过滤功能。

  • 锰砂:专门用于去除水中的铁、锰离子。


主要应用领域

多介质过滤器是水处理系统的“前处理”或“预处理”核心设备,常见于:

  1. 工业循环水处理:去除循环冷却水中的泥沙、悬浮物,防止管道和设备结垢、腐蚀和堵塞。

  2. 污水深度处理:用于二级生化处理后的过滤,进一步降低出水浊度。

  3. RO反渗透/超滤系统的预处理:这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。为了保护精密的RO膜或超滤膜不被堵塞和划伤,必须用多介质过滤器先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的悬浮物。

  4. 自来水厂:作为常规的过滤工艺。

  5. 地下水、地表水(河水、湖水)净化:去除水中的泥沙、铁锈、胶体等。

  6. 游泳池水净化


         多介质锰砂过滤器 地下井水铁锈过滤器多介质机械过滤拦截杂质 锰砂过滤器地表水降低浊度 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