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介质过滤器助力水处理行业升级,环保与效率双提升
【本报讯】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工业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,多介质过滤器作为一种高效、经济的水处理设备,正在成为市政供水、工业废水处理及循环水系统的关键解决方案。近日,多家环保科技企业推出新一代智能多介质过滤器,通过优化滤料组合和自动化控制,显著提升了水质净化效率,降低了运营成本。
传统多介质过滤器通常采用石英砂、无烟煤、活性炭等不同粒径的滤料分层布置,通过物理截留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及部分有机物。而新一代产品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,实现了实时监测滤层压差、水质参数及反冲洗周期,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。某知名环保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智能多介质过滤器的反冲洗耗水量比传统设备降低30%,运行效率提升20%以上。”
多介质过滤器的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展。在石油化工、电力、制药等行业,该设备用于预处理高浊度废水,延长后续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;在市政供水领域,部分水厂将其作为深度净化的核心环节,有效应对水源突发污染问题。此外,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推进,小型多介质过滤器也成为分散式供水系统的优选方案。
根据《“十四五”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》,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,多介质过滤器作为预处理环节的关键设备,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。行业专家预测,未来五年,全球多介质过滤器市场规模将以年均6%-8%的速度递增,其中亚太地区因工业化进程加速将成为增长主力。
尽管多介质过滤器技术成熟,但仍面临滤料再生、高浊度废水适应性等挑战。部分企业正研发新型复合滤料(如改性沸石、纳米材料),以提升污染物去除率。此外,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,节能型过滤设备的研发将成为行业新趋势。
结语
多介质过滤器凭借其稳定性高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正成为水处理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在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,该设备有望为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