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介质过滤器,也称为机械过滤器或砂滤器,是一种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过滤介质(简称“滤料”),在一定的压力下,使原液通过滤料,通过介质颗粒间的孔隙筛分、吸附、沉淀等作用,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、胶体、泥沙、粘土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杂质,从而降低水的浊度和SDI(污染密度指数)值的设备。
其核心设计理念是 “分级过滤” 或 “协同过滤”。
一个典型的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:
罐体:通常由碳钢(内部有防腐层)、不锈钢或玻璃钢制成,用于承装滤料和承压。
滤料(介质):这是过滤器的核心。常见的滤料有:
无烟煤:密度较小,颗粒较大,通常放在最上层。主要用于拦截较大的悬浮物,减轻下层负荷。
石英砂:密度适中,颗粒比无烟煤小,放在中间层。用于进一步去除中等大小的杂质。
磁铁矿(石榴石、钛铁矿等):密度最大,颗粒最细,放在最下层。用于精细过滤,去除微小颗粒。
支撑层:在最底部,由大颗粒的砾石(鹅卵石)组成,其作用是支撑上方的精细滤料,防止它们从布水器中流失,并帮助均匀集水。
管路和阀门系统:包括进水管、出水管、反洗进水管、反洗排水管等,以及控制水流方向和操作模式(如运行、反洗、正洗)的多个阀门(手动、气动或电动)。
布水系统:位于罐体顶部和底部,确保水流在过滤和反洗过程中能均匀地通过整个滤料层,避免出现“沟流”等短路现象。常见的有挡板式、吊篮式、管式(穹形板+水帽)等。